珠海普陀寺簡介
珠澳當門擁普陀,高僧駐錫保山河。
鳳凰嶺上云歸岫,雨散花香兩岸歌。
珠海普陀寺坐落于風景秀麗的香洲區鳳凰山腳下,而美麗富饒的沿海城市——珠海素有“南海明珠”之美譽,毗鄰澳門,與香港隔海相望。普陀寺乃觀世音菩薩應化顯圣道場,前身為懷庵古寺;據《香山縣志》記載:“清順治初年(公元1638年)有參將馬雄飛登臨鳳凰山,見山高林密,風景清幽,遂發心捐建一禪院供奉觀音大士,此為初載史冊之佐證。”亦印證了觀世音菩薩十二大愿中的“常居南海愿”;后幾經歷史的變遷與戰火的洗禮,到上世紀末禪院僅存殘垣斷壁。迨至公元二000年春,應珠海市政府與四眾弟子之禮請,明生大和尚親率兩序大眾經多方籌措、未雨綢繆、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地開山創建,尤其得到各級政府、社會各界人士、海內外諸山長老、大德法師以及十方善信的大力護持;明生大和尚事無巨細、躬親辦道、高樹法幢、安僧弘法、利益群生,遂使普陀寺的各項建設與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歷經整整十五個春秋,終把普陀寺建設成為集朝圣禪修、慈善教育、弘法修持為一體的莊嚴古樸的十方叢林。
普陀寺在寺院建筑方面堪稱,在明生大和尚的親自指導下,寺院整體布局嚴謹、整齊對稱、寺中有院、錯落有序、曲徑通幽,莊嚴寂靜。寺院總占地四萬多平方,坐北朝南,取我國明清傳統古建筑風格設計,殿宇巍峨、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在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五門十一樓牌坊、天王殿、普光明殿、三圣殿、五時殿;順山勢以1:1比例重現普陀山之佛國圣境;由低至高,依山而建。東西兩側依次升高的鐘鼓樓、虛空殿、地藏殿、祖師殿、功德堂、珠海佛協辦公室、慈善中醫診所、尊客堂、甘露坊、齋堂、三學堂、六和樓等。寺院內古木參天、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走廊回護主殿兩側,渾然一體。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古建筑藝術的精彩絕倫,同時展示了佛教七堂伽藍的完美布局。
在佛像雕塑方面,造型精湛、姿態逼真。絕大部分佛像均采用傳統干漆工藝施以彩繪,銅鑄貼金堪稱一絕。尤其難得可貴的是,普陀寺的建筑藝術與圣像雕塑藝術涵蓋了釋迦如來五時說教、六和敬、十二因緣、以及四大菩薩悲智愿行的精神,同時再現了《法華經》、《圓覺經》、《觀無量壽經》、《藥師經》、《地藏經》等經典的不可思議畫面;正是如此精雕細琢,讓我們身臨其境,沐浴佛光,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近距離體會開山方丈明生大和尚的智慧與慈悲精神。
在公益慈善方面,自2006年起,普陀寺成立了慈善中醫診所,每年接待許多貧困低收入病患,這是明生大和尚在廣東省境內推行的一項利國惠民的慈善事業;普陀寺每年定期不定期開展扶貧濟困,養老助殘的慈善活動;Zui近又推出了“日行一善,一日一元”微信網絡紅包捐款慈善平臺;亦準備建立臨終關懷安養院等慈善平臺。
在文化教育方面,普陀寺復刊了《圓音》刊物,這是明生大和尚在北京中國佛學院求學時期,于圖書館一角偶然覓到的虛云老和尚創辦的刊物,如今在以明生大和尚為主編的全體編輯人員努力下,已續辦了多期圖文并茂的精彩刊物。另大和尚還建立了對外電子圖書館與藏書六萬多冊供人免費閱讀的圖書館,并常年印經流通。大和尚還設立廣東佛學院本科班教育基地,每年舉行居士培訓班,培養僧俗四眾弟子。
在弘法利生方面,開山方丈明生大和尚奉行“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宗旨,不斷加強全寺的道風、學風建設,全寺僧眾嚴守戒律戒規、堅持上殿過堂、半月誦戒布薩、安居結夏,修持大悲法門、作為僧眾的日常必修課。長期舉辦八關齋戒和短期出家活動,方便在家二眾在寺院過出家生活,開放各殿堂為在家信眾誦經念佛。每年舉辦大型水陸法會,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每月舉辦兩次大型放生活動,為生態環保作貢獻。
如今普陀寺的各項法務蒸蒸日上,不僅寺院香火鼎盛、恢宏壯觀,在開山方丈明生大和尚的宏偉規劃藍圖中,將普陀寺建設成為方便十方信眾修行辦道的佛國凈土,成為面向港澳臺兩岸四地交流的橋梁紐帶,同時建設成為加強與世界各地周邊國家宗教文化的交流平臺。
聯系方式
- 單位地址:
- 前山鎮東坑村普陀寺 -
- 固定電話:
- (0756)8652462
- 聯系人:
- 釋明生
- 郵政編碼:
- 519070
- 順企®采購:
- 請賣家聯系我在線采購產品
工商信息和基本資料
珠海普陀寺的注冊商標
圖片 | 注冊號 | 商標名 | 分類 | 分類ID | 狀態 | 日期 |
---|---|---|---|---|---|---|
![]() | 4639924 | 普陀寺;ZHUHAI | 45 |